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一大早,元通街道的居民和商家就把分好类的垃圾拿出来倒入门口的大分类垃圾桶,每天的固定时间,街道环卫工人都会骑着垃圾车沿着指定路线进行收集,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自元通街道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以来,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在这场事关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的战役中打造了“元通样本”。
源头控制 分类垃圾桶全域覆盖
2014年,元通街道外运垃圾6776吨,2015年8997吨,2016年12154吨。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垃圾围城”现象步步逼近,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街道党委书记吴建峰坚定表示:“垃圾减量分类是一件必须做而且能够做成的事情!”
为此,元通街道从源头控制,坚持“人人分类,户户减量”,就农村生活垃圾,对6个村(社区)实行100%收集,成为全县最早实施全域收集的镇(街道)。
新兴社区的蒋国英是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她的厨房里,灶台边放置了两个垃圾桶,一个桶里放着剩饭、菜叶等可腐烂垃圾,一个桶里放着塑料袋、牛奶盒等不可腐烂垃圾。如今在元通,蒋国英家的厨房并不是个例,而是家家户户每天的常态。
3月份,全街道垃圾外运量同比下降57%,4月份同比下降50.6%,5月份同比下降60%多,成效十分显著。
科学运作 实现垃圾多元处理
分类收集的垃圾该如何处理?记者了解到,元通街道主要建立了农业垃圾堆肥、生活可腐烂垃圾制肥、生活不可腐烂垃圾资源回收、工业垃圾市场化外运的多元化处理途径。
针对生活可腐烂垃圾,街道积极探索社会化道路,发挥友邦制肥公司的技术优势,开展垃圾无害化制肥试验。针对生活不可腐烂垃圾,街道通过回收旧衣、“垃圾兑换超市”等途径积极消化。在新兴社区的海盐县首个“垃圾兑换超市”,村民可以用日常收集的废品兑换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和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为了使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不仅增加了商品兑换种类,还积极发挥企业家的力量支持工作。”元通街道党委副书记杜建勇表示,目前已有6名企业家自愿各捐助5000元结对扶持“垃圾兑换超市”,为家乡环保事业做贡献。
创新工作 为美丽乡村添彩增色
元通街道永福社区7组因荷花池而得名,走进村落,墙面上绘着韵味十足的彩绘,三面环水的景色得天独厚,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通过美丽乡村、优美庭院等创建工作,这几年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眼下,分类垃圾桶“桶基”建设又成为小村落一道新的风景线。
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门口的分类垃圾桶四周都用砖瓦砌成了10厘米高度的“小围墙”,一黄一蓝的分类垃圾桶稳稳地坐落在“桶基”内,即使大风吹过也岿然不倒。
目前,元通街道在新市镇社区和美丽乡村点统一建设“桶基”,解决垃圾桶乱摆乱放问题,也使村民养成了定点放置垃圾的好习惯。此外,街道对各村(社区)垃圾中转房也全部实行统一风格、统一宣传文化,白墙黑瓦、韵味十足的特色垃圾中转房成为农村垃圾减量分类的良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