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时髦“破烂王”不容易 收废网站步履维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说起收废品,大部分人立刻就会联想到踩着破旧的三轮车,在小弄堂里吆喝的“破烂王”。自从4年前中国出现第一家“收废网”,近2年来,不断有新的收废网上线,年轻、高学历的时髦“破烂王”,颠覆着人们的传统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便捷的收废方式。

    但是,那些收废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记者调查发现,并不是每一个美好的想法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上网搜索,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收废网,但大多门庭冷落,有的网页几个月没更新,有的浏览量小得可怜,更有不少收废网根本打不开网页……好创意不一定有钱景,只有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做个时髦“破烂王”不容易

    两个成功的非典型样本

    “打从我们开了第一家收废网之后,苏州先后开出了七八家,但现在还在经营的寥寥无几。”杭州中国废品回收网创始人之一李玉龙说,他们也是因为在不断转型、更新,才能坚持到今天。

    宁波中国废品网的CEO李友宙,则因为自己独特的创意,已经被风投盯上好几次了,目前正在洽谈当中。别的创业者对风投趋之若鹜,他却对找上门的风投挑三拣四:只有对网站发展有帮助的,才在考虑范围之内。

    几万个电话打开市场

    “请不要叫它收废网,就叫收废中介吧。”宁波中国废品网的CEO李友宙开玩笑地说,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会员费和服务费。2004年,他以10万元起步,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创办了中国废品网。“因为地域限制,那些实体的收废网肯定没办法做大。”于是,一开始,他就把自己的收废网定位为提供专业的收废信息、鉴定服务的资讯网站。

    “比如我的网站每天都能提供新的废料价格,既参考国外、国内的期货指数和利率变化,也考虑各地行情。”为了建立自己的行情“数据库”,李友宙曾给全国各地的很多相关企业打电话,说服对方成为自己的“行情伙伴”,及时、免费地提供和获取各地废料行情。“刚开始,我打过几万个电话,没有几家企业答应。有些听都没听完,就把我的电话挂掉。”现在,中国废品网的废料报价已经颇具“权威”,“有些企业连采购原材料都要来看看我们的价格,再作决定。”

    李友宙还为企业寻找“最有价值”的废料买主。“宁波的报废电脑主板,一般只能卖二三十元,我曾帮一家需要处理一大批旧电脑的企业找到深圳一家加工厂,每个主板可以卖到100多元。后来,我又发现,深圳这家厂用主板炼金、炼铜后,剩下的废品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用来铺路,其实里面的单晶硅非常值钱。”李友宙又为这家深圳企业找到一家太阳能生产厂家,“一吨单晶硅可以卖20万~50万元。”

    李友宙原本打算用三到五年来建立和完善网站的信息资源,“然后才能谈运作和盈利”,但他没想到,现在网站的会员数每天都在飞速上涨,盈利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废品网有5万多个注册会员,日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已经进入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百强。不少国外的客户也主动找上门来,“中国是一个废料消耗大国,现在有几千位国外客户长期和网站合作。”此外,“除了提供交易平台,我们有二十多个能源再生专利,还可以给企业提供专业鉴定。换句话说,我能比较准确地告诉你,你手上的废料有没有再利用和升值空间。”

    从去年开始,中国废品网就受到了不少境内外风险投资商的关注。“上个月,我去北京开会,只做了五分钟的PPT演讲。当天,很多投资商都打电话来要给我投资。”对此,李友宙很冷静,“一般的投资是没有用的,我想找到能帮助我做到全球最好、最大收废网的合作者。”

    一张胸卡赢得信任

    苏州天堂收废网办公室,和传统印象中的垃圾回收站完全不同,这里没有臭气熏天、蚊蝇满地的情况,雪白的墙壁、清爽的水泥地,很是整洁。办公室里还放着公平秤,墙上挂着各类废品回收的价目表,还设了一只废电池收集箱,“在回收的同时也要注重环保。”这个收废网的创始人,是两个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周敏和厉开波。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获悉苏州一年可利用的废品资源价值达15亿元,但目前利用率仅在30%左右,大部分都被浪费掉了。“很多居民经常会把包装纸等可回收资源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这样既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又造成浪费。”周敏说,“我们的网站就是看中了这中间的商机。”

    网站开通后,不到一个月点击率就超过2000多人次。“开始很多人是带着好奇来看看,后来他们也觉得这样很方便,慢慢认可了。”周敏说,网站成立不久,他们就在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收到一吨多的废旧杂志,装了整整20麻袋。

    开张后折腾了两个月,周敏和厉开波算了算账,结果让两人大吃一惊:网站几乎毫无盈利。“明明收购的废品数量不少,但就是没赚到钱。”原来,在天堂收废网上登记信息的绝大部分都是居民,“每家的废品数量不多,骑自行车上门太费时间,开车去连汽油费也挣不回来。”

    利润实在太薄,多经营一天就多亏一天。两个年轻人开始寻找新的途径。他们积极地寻找“大卖家”,比如工业园区、新兴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白领,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很能接受网络收废品的做法。”周敏举了一个例子,一家时装外贸公司,每年有几十万吨的碎布料需要处理。“以前他们都是随便找个‘破烂王’收购,有一次还被对方偷走了几台设备。”

    为此,周敏想了个金点子:“我们给上门回收垃圾的工作人员制定了统一的胸牌,胸牌上有照片和姓名,同时在收废网上公布这些收废人员的照片等资料,这样可以增加市民的安全感。”这个举措在网上得到不少称赞。专业的收废网站,不仅能随时预约上门时间,而且不再有“引狼入室”的担忧,经过努力,周敏和厉开波与十几家工厂确定了定点收购协议,“收入稳定了,我们也空闲了很多。”这样的企业客户正在越来越多。

    不过,周敏和厉开波也没有放弃对居民的收废业务。他们发展了一些零散的“破烂王”做固定的加盟者,每天把网站上收到的信息分类统计,安排好路线,免费交给加盟者去回收。“给他们创造多一些挣钱机会,对我们来说,也算是扩大知名度。”

    另外,周敏认为收废网要成功,盈利方向、服务和政策支持缺一不可。

    “有时候我们会举办一些活动,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宣传环保知识。”厉开波介绍,他们曾开展“废品也行善”活动,市民家中有不需要的废旧物品,可以捐献出来,他们代为变卖后捐给苏州的慈善事业,“这样的活动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机会多困难也不少

    绍兴的王先生自从今年年初偶然发现,只要上网点点鼠标就会有人上门收废品之后,觉得生活便利了许多。不过这几天他很烦恼,家里的报纸已经叠得很高了,可放在电脑收藏夹里的那个收废网却打不开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这不禁让王先生疑惑:人气这么旺的一个网站,不会说关就关了吧?

    接到王先生的电话,记者与绍兴收废网的创办者赵峰取得了联系。赵峰说,由于他自己是业余兼职办这个收废网,虽然网站点击率不低,但基本都是居民业务,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却没什么利润。赵峰不能抽出太多精力,怕客户在网上留下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回应,只好暂时关闭网站。

    网上收废品,听起来挺美,但真正要做起来,还是有不少的问题要注意。

    困境一:信息不对称

    打开杭州等地的几家收废网站,记者很明显能感觉到冷清,光顾者寥寥无几,挂在上面的出售信息都是些“陈年旧事”。曾经是杭州一家收废网负责人的小刘告诉记者,网站刚创办时很难获得大量的有效货源信息。他也曾想过要与一些废旧物资收购商建立稳固的业务联系,但最后他却了解到,很多废品收购者都是“无证经营”,而且这些“破烂王”之间还有很多“帮派”,各自垄断自己掌握的废品收购资源和信息,他根本插不进去。有的“破烂王”听说了他的意图后,甚至要求付费才愿意提供信息。

    上海一家废品网,企业设在长宁区,不时接到卢湾、静安等外区市民要求上门收废的电话,但是收废车就是开不出长宁区。该废品网的负责人介绍,因为废品行业是特种行业,在全市进行废品回收业务需要持有特种经营许可证,收废车也需配有统一的交通运输证,没有运输证就出不了长宁区,所以每逢外区的业务找上门,只好婉言谢绝。

    困境二:行情难掌握

    “因为不熟悉行情,我不知道错失了多少单子。”一提起这个,绍兴收废网的负责人赵峰就觉得很郁闷。2006年初,网站刚成立三个多月。经一个朋友介绍,某知名大型企业一个业务员给他打电话。“对方拿出一张清单要我报价。金属、塑料、废品……什么都有,有些我听也没听过,量也非常大。”当时,赵峰就懵了,自己只收过废旧报刊、塑料瓶,对这些金属的行情一点都不了解。“金属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动,不同种类的纸板收废价也不同,不能对行情及时反应,就没法生存下去。”

    困境三:对口“下家”难寻

    废品堆放场地难以解决,也是周敏和厉开波所担心的。“回收的废品量增加,收集来的废品需要有场地堆放、分拣。但是,目前很多城区的废品交投站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大部分是一些外来拾荒者在桥梁下、河道边、旧厂房、建筑工地内,随意设一个废品回收点和堆场。”

    俗话说:“回收不加工,等于一场空”。收集来的废旧物资经分拣后,才能通过加工处理变为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来源于此。但是,周敏认为很多地方废品的加工处理能力还很弱,有时很难及时找到“对口”的加工企业。“不少时候,收回来的废品当地没有相应的处理企业,只能到省外寻找,这样成本又大大提高了。”
www.zgfeipin.cn 百度XML 蜀ICP备190248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