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近日有一档关于废旧手机回收的节目引起人们关注。不少人被节目中一位专家的说法震惊: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博士马大朝表示,一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150克左右的黄金,比世界上最优质的金矿还要高几倍(好金矿一吨也就提炼50克左右黄金)。
有网友跟帖说“又骗我去回收手机”,虽说是玩笑,但事实上干回收废旧手机提炼贵金属赚钱的人真不少。而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旧手机这座富矿有没有人来开采,而是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开采。令人遗憾的是,干这事的大都不是正规企业,而是无资质的小作坊。据报道,南方沿海一些城市存在大量手机回收作坊,这些作坊为了提炼手机里的贵金属,使用非常简单的酸洗方式,即先用火烧电路板,再把熔在一起的金属块放于王水中,析出黄金以及铜、银、钯等贵金属。在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之后,废酸液及其他剩余残渣则基本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周围环境中,造成极大污染。
当我们看到如下数据,就明白问题有多严重了:2016年,我国手机市场上市新机型1446款,出货量达到5.6亿部。而目前我国大约已经有超过10亿部废旧手机的存量。若按照中国用户平均18个月就会更新手机的换机频率,废旧手机的数量还将不断增长。然而,如此巨量的废旧手机只有2%左右的数量通过正规渠道回收,走完了其生命历程,而其余绝大多数都偏离正轨,或者一直闲置,或者经过非正常翻新进入二手市场,或者流入“炼金”作坊,总之,均未得善终。所不“善”者,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既然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说,而废旧手机也被视为具有很高开采价值的富矿,那为什么它们大都进入不到正规渠道,而是误入歧途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回收成本太高而收益又太低。如果不考虑解决污染问题,像小作坊那样简单粗暴,赚钱是没问题的,但一旦加入环境污染考量,仅置办污染处理设备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再加上其他环节的投入,手机回收处理企业将无法承受。2009年6月,国家出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初步建立起由生产企业、销售商、正规拆解企业构成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政策实施了两年半,效果十分明显,但距离“体系”成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