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厦门被列入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垃圾分类一度开展得红红火火。然而,10年之后,如今仍在坚持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却寥寥无几。随着厦门成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所特有的“变废为宝”、节能减排功能再次引起关注。近日,思明区已重启垃圾分类工作。此外,在厦门供销社集团推动下,以绿色社区回收站为代表的正规军正迅速崛起。
荒废的垃圾分类重启
十年前,莲花五村就是首批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之一。不过,如今这里早已不见原先的分类垃圾桶,居民们的生活垃圾,一袋袋未加分类地随意丢进垃圾桶里。
“刚开始我们热情挺高涨的,后来发现小区的配套跟不上。我们把垃圾分好类了,清洁工却把它们混在一起运走,最后在一个垃圾池处理。白费劲!”莲花五村的老住户刘大妈遗憾地说。
在收集、运输和处理环节,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这令垃圾分类形同虚设,而这个问题在今年内将彻底解决。记者昨日从思明区环卫部门了解到,思明区已重新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几个试点小区的三轮保洁车,将全部更换为垃圾分类收集车,小区清洁楼的垃圾中转集装箱也将进行相应的改造,所有的垃圾再不会在一个垃圾池里混合处理。
把垃圾变成宝贝
将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的最后一个环节。记者获悉,位于后坑的一个用地7.6万平方米的垃圾分拣中心正在建设,这里将可分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据了解,分拣中心可以把生活垃圾分门别类:玻璃瓶、易拉罐等物品可直接回收利用;不易降解的塑料等将被送往垃圾焚烧厂用于发电;易降解的有机垃圾,如剩菜剩饭等,可作为堆肥或运往填埋场。经过分类处理,垃圾身价倍增。
建废品回收正规军
其实,废品回收是垃圾变废为宝的重要一环。不过,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个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无证经营、挑肥拣瘦等。
近日,家住东浦路的市民周小姐反映,附近的一家废品回收站喜欢 “挑肥拣瘦”,旧报纸不愿意上门收,不回收黑色外壳的旧电视机。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没有人愿意回收,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而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目前,厦门废品回收体系内已经形成了一批“正规军”。供销社集团推动建成了59个绿色社区回收站,将一些自发、松散的回收站点逐步收编,实行统一着装、统一管理。
不过,这对于全市1600家收购点的总体规模而言,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何规范废品回收市场,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厦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环卫处一位张姓科长告诉记者,“垃圾,其实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像在去年年底建成的东孚填埋气体发电厂,每年预期处理填埋气1100万立方米,可用来发电1600万度,这不仅创造了产值,而且10年内可减排83万吨温室气体。
张科长说,在厦门每日产生的3100吨垃圾中,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占很大分量。记者了解到,具有泔水回收特许经营权的厦门兴重环保化工公司,每年可处理3000吨废弃食用油脂,获得有利用价值的工业油脂700吨,年产值120万元。
上一篇:长春一垃圾场着火
下一篇:唐山:期盼上门回收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