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体育工厂“废品”造 旧厂房发挥余热变身高大上
更新日期:2024-11-22T15:11:07 | 人感兴趣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大规模新建的厂房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未来可能会变成“厂房坟墓”。然而,世间万物自有生存之道,面对这一惊世骇俗的预测,人口众多、智慧超群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新路。别说新厂房,就连废旧厂房也能让它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随着一些工厂的破产或是迁出城区,昆明的一些废旧厂房由于面积过小不受地产商看好。但经过几年的摸索,民营资本却看好这一“废品”市场,纷纷出手抢占山头,一批健身场馆就此安营扎寨,使废旧厂房发挥余热并繁衍出一批“体育工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从室外打到室内
车间似的体育馆走入人们视野
每当路过昆明人民东路现在的新昆明工人文化宫门前,退休快十年的老马师都会回想起当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快退休前的几年,在新工人文化宫原址上,他第一次走进室内羽毛球馆,在原云南机床厂厂房改造的长丰羽毛球馆里,畅快淋漓地享受到室内打球的乐趣。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由于长丰的悄然兴起,昆明掀起了有史以来第一波羽毛球热潮,连成一片的硕大厂房内,每到黄金时段人流涌动,数十个球场羽毛球翻飞,如果不先预订便提着球拍来的话,一般都会吃闭门羹,只能作壁上观当个看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昆明创库、长丰等羽毛球馆从曾经轰轰烈烈的“抓革命,促生产”的厂房中横空出世,的确给室内健身场地相当匮乏的市民带来惊喜。要知道,那个年代,室内场馆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利,要想进入到当时省、市体育部门所属、并且尚未对外开放的室内场地体验一下风雨无阻的打球乐趣,除非你有一定的关系,否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上是“门都没有”,堪比登天还难。
忽如一夜春风来,随着旧城改造、厂区搬迁步步深入,生活在昆明的市民突然发现,室内运动场越来越多,车间似的体育馆悄然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在这些空旷的厂房里,现在已经看不到身着蓝色工装集体协作的忙碌身影,见到的却是人们生龙活虎、挥汗如雨的另外一番景象。
曾经生产产品的车间,现在却在生产另一种带给人们精神愉悦的产品——体育。“废品”在现代城市中能成香饽饽,这也算是应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
昆明不是落伍者
“体育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昆明不是中国“体育工厂”的开拓者,但也绝对不是落伍者,利用废弃或是旧厂房、旧仓库改造成体育场馆的手笔,源起十多年前有眼光的体育人和商人,一开始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和气候。
邓云涛在昆明涉足这个新行当较早,在云南商机厂租下一间厂房,开创性建立了2块5人制室内足球场和电子竞技场,还有人也同时在此开设了体育舞蹈教室。但由于种种原因,电子竞技和体育舞蹈都没走多远便销声匿迹。十多年了,只有邓云涛开设的足球场坚持到了现在,人们已经适应了从室外到室内踢球的过程,使“快乐足球联盟”的种子燎原于昆明,也让邓云涛这位昆明室内足球的开山鼻祖声名鹊起。
之后“体育工厂”投入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一地难求的局面。开发最成功的当数昆明锅炉厂内的银滩体育中心和云南商机厂,现在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在这里不但可以打球娱乐,还有档次不俗的餐厅入驻,方便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
据今年2月云南省公布的一组权威普查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云南省共有体育场地59640个,以2013年末我省总人口4686.6万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7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23平方米,场地数量和面积均比10年前有所增加,其中室内体育场占到2477个。在这些场馆中,按“份额”分类,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两个“大头”占了50.14%,而来自其他系统的场馆数量比重占到49.86%。
所谓“其他系统”的场地有一些就是利用旧厂房改建的健身场所,这些“体育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加速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提供场地资源锦上添花,功不可没。
还有空间可挖掘
解决健身场地也是民生问题
如今昆明各生活小区内都有一定面积的绿地和花园,由体彩提供的健身器材和健身路径也基本能够覆盖,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
但这一类活动空间一般面积都不大,且健身器材也比较简单,更适合老年人较低强度的健身。而对于集体项目,或者年轻人对抗性更强一些的体育项目来说并不合适,生活区内没有运动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好寻求周边的运动场了。
“体育工厂”的出现,让体育主管部门也感到欣慰,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楚壮说,它破解了城市运动场地紧缺的瓶颈,值得鼓励和倡导。“因地制宜兴建小型化、多样化、内容丰富、项目众多的健身场地,是我们一直在主导的工作内容,一些社区建立的类似设施,各级体育部门也从技术、器材上给予了支持,今后还将积极参与和支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想法设法逐步推开缓解健身场地少这道门。”
昆明市区寸土寸金,若要想新建运动场馆,一是划地难,二是投资大、利润少。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场地与健身的矛盾并不是无计可施,其实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挖掘。张楚壮认为,健身场地也是民生问题,在新建小区时,开发商应预留一定比例的健身场地给市民,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利用公园、绿化带、河道周边的条件开辟出健身场所,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