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小伙用废旧零部件造“变形金刚” 年入数百万
更新日期:2024-11-24T04:11:02 | 人感兴趣
南阳9月11日废旧的车轮,废旧的链条,废旧的减震、齿轮……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汽车废旧零部件,河南镇平县初中都未毕业的农村小伙王振,不但制造出了全国最大的“变形金刚”模型,更在批量生产后,一路畅销国内30多个城市,年收入高达数百万元。
9月11日,王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他都在尽其所能追求完美,使每一个钢铁巨人均与原版相似度在90%以上。他说,他的“变形金刚”目前已经畅销石家庄、哈尔滨、呼和浩特等30多个大中城市。
2007年,凭借着自己在电焊、木工方面的技术,初中还未毕业的王振来到北京顺义区一家废弃的维修厂里做零工,与变形金刚结缘则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天,一群学生拿着设计好的图纸找到王振,希望他能够帮忙制造出一个3米高的变形金刚当做毕业作品。当时王振心里没有底,毕竟以前没有接触过,之前也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那魁梧挺拔的变形金刚。但出于爱好,王振欣然接受了。
为了凑齐零部件材料,他来来回回奔波于废品收购站、汽车修理厂几十趟,对照着设计图纸,凭借着自己的想象,以齿轮做头,用油箱拼腿,开始了焊接拼装。万事开头难,只做了几天时间,问题就接踵而来。特别是比例问题最令王振头疼,一旦出现一点瑕疵,就容易出现头小身大、胳膊短腿长等不协调的情况。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他昼夜加班,不断实验、摸索,拆了装装了拆,有时一个胳膊就要反反复复拆装十几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个月的打磨拼装,王振亲手打造的第一个变形金刚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虽然样子丑了点,但看到学生们欣喜以及敬佩的目光,还是感觉很自豪、很值得。也正是这次经历,坚定了我*后要制造变形金刚的决心。”谈到自己的初次创作,王振记忆犹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振便和修理厂的另一位师傅陆陆续续制造出了十几个变形金刚。由于当时国内鲜少有人制造,在销售时可谓供不应求,利润相当可观,短短一年时间里为厂里创造了近一千万元的财富,同时王振自己也积累了宝贵的制造经验。
2011年,王振放弃了丰厚的酬劳,毅然回到家乡河南镇平县,开始了自己创业、销售为一体的艰辛路程。没有场地,王振就在老宅旁搭建了一个临时大棚。没有小工,王振就喊来自己的亲戚帮忙。没有资金,王振就拿来打工挣来的钱东拼西凑购置各种零部件。为找到合适的材料,他整日在废品堆里扒扒捡捡;为做到精益求精,他每天都在思索着不同变形金刚的最佳比例。村里的人都不理解:“年纪轻轻不务正业,放着一天高额的工资不要,就知道在家里面瞎折腾!”
面对流言蜚语,王振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索性把大门禁闭,顶着压力,怀着梦想,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精雕细琢。就这样,链条、油箱、离合器片,甚至是放烟花的礼炮筒这些废弃材料,在他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巧夺天工的钢铁艺术品。3米、6米、10米,越来越多的“大个头”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制造出来。
2014年,王振利用20多吨的废弃汽车材料,耗时2个多月,创作出了全国最大的变形金刚——高达16米的“擎天柱”,整个作品一问世,便吸引到来自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及郑州等地的多个买家。
紧接着,订单接连不断,“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各种形态各异的变形金刚畅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打来电话要求租赁的客户也源源不断。据了解,仅在2014年一年时间里,王振制作的“变形金刚”营业额就达数百万元,而净利润则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