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物在中国的火热可以说是“红透半边天”。第二届全球跨境贸易报告显示,2015年35%的中国网络消费者以海淘方式购买商品,去年这一比例为26%。尼尔森市场调研公司透露,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2018年中国海淘规模将冲破1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我国海外代购交易额为50亿元;去年增长到76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大关。
海淘也好,代购也罢,我国跨境购物前景喜人。只是发展如此迅速,消费者与商家产生争议在所难免。诸如假货、退换货难、定价欺诈等棘手问题一一浮上台面。消费者保护难题,如何解决?怎样处理?成为跨境购物发展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海淘代购维权难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竞相加入海淘代购一族行列。所谓海淘,简单来说就是个人通过网站购买海外商品。至于代购,通常是消费者、代购者和出卖人三者参与并完成的跨境交易模式。
海淘代购走红,衍生消费者保护难题。原因不外乎:跨境购物属于新兴事物,国内与此相关的法律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几部法律,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又多语焉不详,在法律框架上还有诸多空白需要填补;退换货时间冗长、运费关税高昂;语言不同,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投诉无门;再加上各国法律差异大,海外诉讼更是缓不济急,难如登天。
考虑到高昂的运费和关税,即使是收到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少中国消费者也曾经尝试和商家沟通、咨询,最终还是多选择不退货。
海外网站购物,优势是价格相对便宜,产品质量好。但“海淘达人”林小凡坦言,消费者也不是每次都能“赚到”。“商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不是像亚马逊[微博]、梅西百货这样的直营电商,而是第三方网站,也经常买到假货或者瑕疵品。而且很多商品在国内都不能享受保修。”
某外国婴儿奶粉中国市场部负责人透露,的确存在海外购物网站出售质量不过关产品的问题。“拿我们的产品来说,国外一些不正规网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