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单位或个人在售卖废报纸、废 纸张时,将记录有详细信息的一些登记材料当作废品卖掉。这些被卖掉的废纸上有的有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有的纸张上还印有某些单位的印章。
废品中有大量个人信息
3月8日下午,记者在湖北小区附近发现,收购旧报纸的张师傅车上有很多类似文件样的纸张,走近发现,这些纸张有的是工程登记表,有的是保险公司人员记录表,有的登记表上还印着单位的红印章。其中,也不乏各种五颜六色的名片,上面信息非常齐全(如图)。
张师傅介绍说,在单位和家庭卖掉的废纸中,报纸和名片占多数,名片上面都清楚印着姓名、电话和地址,也收到过简历、发票等,有时候还有身份证复印件。
张师傅说,有些单位卖废纸时还是很注意的,但也有些单位比较随意,没用的文件、各种登记表格都有。收买后,这些纸张他都打包一起卖给了废品回收站。
调查:
未发现有人购买信息
8日下午,记者来到振兴路一家废品收购站,站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收购的各种废品。当记者问其有没有关于个人信息的一些废纸时,正在整理废品的赵女士笑着说,什么样的废纸都有,简历啊名片啊,还有一些证件,不过都是没用的了。赵女士说着,顺手给记者拿起一本杂志,竟然是一单位的内部刊物,随后顺手和其他废纸捆在一起。
记者询问有些牵扯到个人信息的废纸有没有人前来购买时,赵女士说:“这 还有人买啊?”她幽默地说,如果记者要买的话,将是第一个收购者,之前从来没有人来买过这种废纸。在昌润路一家废纸收购站,记者问其是否出售含有个人信息的废纸时,负责收购的刘师傅摇摇头说:“没有,从来没有人来买这些东西。”
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收到的废品中,什么都有,甚至还有部分单位通讯录,上面不仅有电话,还有详细的家庭地址,他们都整理成捆后直接送到造纸厂了。
提醒:
废纸也能成为泄密源
现在聊城一家小型企业做销售的刘先生介绍说,春节前大约两个月,他接到聊城一家保险公司女业务员打来的电话,让其参加新产品说明会。“对方一张口便说对了我的名字,还说我曾经帮过她的表哥,但对方说起她表哥的名字时,我根本就不认识。”刘先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刘先生不时会接到那位女业务员的电话,有时甚至一天打四五个电话。“有一次被逼得没办法了,就去参加了一次产品说明会,简直就像电视里播的传销差不多。”刘先生说,他见到了那名女业务员,但就是不认识。对此,刘先生怀疑是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泄露造成的,因为他是做销售的,每个月至少要向外发放200多张名片,没准谁看着没用就把名片和废纸一起卖掉了。
山东同心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婷认为,这些资料是被人当作废品卖到废品收购站的,如果这样的资料落到不法分子手中,将会给当事人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一些单位和个人直接把材料尤其是登记个人信息的资料当废品卖,等于将个人信息泄露,对于公民的个人资料,银行、通讯公司、医院等都负有保密的责任,即使一些资料过期了,也应将资料退还给个人或销毁,以确保个人隐私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